
京城收藏界、工美界专家为中国印揭幕

以昆仑玉为原料的中国印做工非常精美
11月13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暨《盛世中华·中国印》首发式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两方备受瞩目的“盛世中华·中国印”首次揭开神秘面纱,展示出其精美绝伦的形态。
最新考古资料显示,玉文化在中国沃土上渊源流长,已有八千多年的传承史,“玉”早已成为东方文化的象征。而中国人用玉制作印章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玉玺”在古代更是权威和地位的象征,只有皇家才可以拥有它。“盛世中华·中国印”是选用昆仑山天然玉料,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北京玉雕篆刻”技艺制作,由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北京玉器)代表性传承人、受国务院嘉奖《四大国宝》的设计制作者郭石林带领两位高徒:《奥运徽宝》典藏版、《世博和玺》典藏版的设计制作以及北京奥运奖牌、残奥奖牌的制作者张铁成大师,故宫《清·乾隆二十五方宝玺》的复制者员向阳大师共同设计制作完成的。这三位大师用他们的精湛技艺向世人奉献了一座具有时代创新气息的艺术藏品。
《盛世中华·中国印》以代表中华文明的“玉”与“龙”为基本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图腾象征结合,采用昆仑山脉上乘天然玉料,整体雕刻而成。 整个作品由龙钮和玺基两部分组成,龙钮上雕琢有两条飞龙,双龙盘旋飞绕,气势磅礴;整个玉印晶莹通透,玉质温润细腻,光泽柔和;整体线条流畅,精、气、神俱现,龙须龙鳞丝丝清晰,龙爪苍劲有力。整个造型独特,雕功精致,材质纯美。 《盛世中华·中国印》玺基高56毫米,代表中国56个民族团结一心;宽98毫米,蕴含盛世长久,八方运来;印面面积960平方毫米,寓意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疆域之广博;印面字体用篆书雕刻有“盛世中华?中国印”七个大字,彰显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
首都收藏界、工艺美术界专家20余人出席发布会。专家们对盛世中华·中国印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其展示了三位大师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显示出的深厚功底,同时彰显出促进文化创新,激发民族文化创造的积极精神。
据了解,作为“盛世中华?中国印”的创意者与发行方,北京盛世经典博大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多年来致力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充分整合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代表性传承人提供更多的创作机会和展示平台,为社会奉献许多的艺术藏品。《中华瓷王》、《金瓯永固杯》、《五福金碗》、《珠宝·天安门》等作品很受市场欢迎,丰富了文化藏品市场的品种与数量。这种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的发展模式,不但将现代文化创意融入到传统工艺中,更多的是提升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质量,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 (记者 黎江)
创作者简介
郭石林: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玉器)代表性传承人 、中国首批享受国务院津贴玉雕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北京特级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获得者、翡翠“四大国宝”的主设计制作者。
张铁成:中国玉石雕刻大师、北京一级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青年玉雕艺术家、“奥运徽宝?中国印”典藏版的设计制作者、北京残奥会奖牌和奥运奖牌的制作者、世博和玺典藏版的设计制作者。
员向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玉器)代表性传承人、亚太地区玉雕大师、北京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玉文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