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冰雪山水开宗立派一代卓越艺术家于志学
■傅世光
2001年为纪念比干千古忠臣,赴京拜访了于志学先生,在交谈中对于先生的第一印象就是大学问家、大书画家、大理论家、大慈善家,虽然他是艺术大师,但却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他口若悬河,十分健谈,对古今书画评论透彻,让你听了不得不肃然起敬。
书画家于志学,出生在我国东北,成长于北国,他是雪乡的主人,作为一个冰雪画家,他是得天独厚。但是,这不仅仅是客观条件,还必须具有画家自己的决心与要求。1980年他在“笔记”中写道:“我要在大自然中,陶冶我的思想,锻炼我的技巧,丰富我的幻觉,纯正我的感情。”他的所谓“大自然”,指的当然是冰天雪地的“白银世界”。然而作为艺术家,他有感于客观实际的美,使他有热情去师造化,从生活中汲取自己需要的艺术养料;感到美中有不足,作为艺术家,他才有要求去补足,去创作。黄宾虹曾说过:“天地之间阴阳刚柔,生长万物,均有不齐常待人力补充之。”从艺术的需要而言,画中的山水,应当比现实中的山水更美,于志学就为了这个缘故,要求自己的作品更能打动读者的心弦。他刻苦努力了二十多年,他把时间与精力全部倾注在如何用墨,如何用笔,又如何用水,以至如何更好地置陈布上。在广阔的艺术世界里,于志学这位雪的画家,在亲身的经历中,确感受了冰雪生活的种种启迪。
于志学不仅是书画家,更是书画理论家,尤其是首创的冰雪山水画,语言与美学享誉画坛,独树一帜,为美术史增添了新的一页,为历史书写了新的创造性的内容,开了一代新风,成为开宗立派的一代卓越艺术家,在黑山白水之间涌出的杰出奇才。他书画理论功底雄厚,出版多种画集,著书多部,诸多文集《雪园漫笔》、《冰雪山水画技法》、《触类旁通冰雪技法》、《于志学画冰雪山水技法》、《冰雪山水画法》、《冰雪山水画论》、《黑白体系论》、《冰雪艺术美学》等专著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影响。他的文章《以创造精神为中国画注入活力》深入浅出的剖析了从古到今中国绘画的理论体系,绘画语言,如何传播中国画及完善传媒体系问题,探索出了中国画的未来发展前景,这对于中国绘画在世界画坛上产生巨大影响,与世界强手艺术形式“并流”相生,做出了极大努力和贡献。
于志学为什么画白山黑水,在这里,他也给我们回答了一些问题。在艺术实践中,这十几年来,他碰到了不少问题,作为一个画家,不能不使他联系到专业上的许多技法问题。有的,可以向“老祖宗”讨教,有的“老祖宗”没有接触到,必须自己去摸索,例如他曾经说:“画往黑处画难,由黑变白更难。以白代黑,黑里藏白,白里透黑,则难之又难。”在近代的山水画家中,黄宾虹的晚年变法,其结果成为“黑宾虹”,使所画“黑密厚重”,其实,他有许多作品,都在于白处用的妙。于志学画冰雪山水,则成为“白志学”,但看他的所画,不少地方的成功在于用墨,所以我说他的冰雪山水为“白银世界三斗墨”。画起来,“黑中藏白”、“白里透黑”,于志学深以为落笔时“难之又难”。一个画家认识到难处,总有一天会突破这个难关,凡事最怕不认识其难。
中国画在黑白表现方面,确有其丰富的传统,至今还值得借鉴。在画上的黑白,往往与虚实、轻重、疏密有关。黑是重,亦是密,即实;白是轻,亦既疏,既虚。这容易理解,但落实到画面,也就有了千变万化,绝不能以此划等号。有时候是黑是虚,白是实;有时于密处透白,白的如光眩目;有时于疏处或白处见黑,即所谓“亮墨”;有时在黑白对比中,画面上的白处显得分量重,黑处倒反显的分量轻,凡此等等,相互交错,关系互变,便使所画妙趣横生,神韵连绵。
于志学是当今画坛独创门派的大师,王伯敏教授评论他的冰山雪水为“白银世界三斗墨。”著名评论家、教授、博导薛永年先生评论于志学的冰雪山水,开拓了中国山水画题材与笔墨的领域,从而具有了全国的意义和世界的意义。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张晓凌评价于志学的冰雪山水独树一帜,卓而不群,孤寂壮美,为开宗立派的代表性画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传席教授评价说:“冰雪山水是独诣,没有第二家,在国外也没有,古今中外皆无而于志学他有”。“冰雪山水”的独特“样式”体现了他的创新思想和开宗立派的理想。博士生导师瞿墨评价说,于氏之创,填补了画史千年空疏,志学的创造正与时俱进。《中国美术》主编徐恩存评价说:“于志学的冰雪山水为中国乃至世界美术史上增添了新的一页,开一代新风,是一位开宗立派的卓越艺术家”。
一个画家,能够有一点创造就很难得,当然,画家的立志还可以更高。在雪景的绘画处理上,传统的表现,通常染天涂地来烘托雪意,即以雪的环境因素来显示雪的景色。现在于志学所画,既以雪的本身形体来描绘,直接给予读者以雪的可视感,就是说,雪被具体化,雪在画面直接被艺术塑造,并引起了读者的美感和共鸣,这便是突破了传统的表现。于志学在技法上的长期尝试、多年努力,终于有所成效。如今我们读了他的绘画作品,怎么不感到欣欣然!可以相信,白银世界既然具有无比的美丽和可爱,一个有为的画家耕耘在这个世界里,他的绘画艺术必将日新月异。
最后以几句藏头小诗结束该文,即:
于无字处闯黑白,
志冠全球誉中外;
学海无涯攀高峰,
奇人开宗立新派;
才高五斗苦寒来。
祝于先生艺术长青,万事如意,多出新作。
(作者为中国比干书画院院长、《华夏精英》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小考拉

远行

圣殿祈祷

冷月辉辉

密林深处

春融

南极风光

雪漫兴安

玉龙叠嶂

考拉

三犬图

北方先民头像

塞外出游图

春融
联 系 电 话:0373-4496488(传真) 13598630895 13569405974
联 系 人:傅先生 秦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