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西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辛亥革命广义上亦可指自19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满清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孙中山等名家手迹
28×31cm×27 11×12 1/4 in×27
约0.8 平尺( 每幅) RMB: 1,200,000-1,600,000

孙文等 先忧后乐
29×37cm×20 11 3/8×14 5/8 in×20
约1.0 平尺( 每幅) RMB: 3,000,000-4,000,000

孙文 燕歌行
31×39cm×5 12 1/4×15 3/8 in×5
约1.1 平尺( 每幅) RMB: 1,600,000-2,200,000
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作为民族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也对中国国内的民族关系及同时期亚洲其他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不仅结束了此前立宪派实行君主立宪的努力,而且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中央及地方政治,中央与地方关系,中国各民族间关系等都起到了关键的影响。领导这次革命的是中国资产阶级的政党同盟会及其领袖孙中山。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2000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本次专场的藏品,均系来自欧洲、北美、港、台、国内的重要家族的后裔及国内外资深藏家,大多数藏品为首次在拍场上露面。其总体数量较大,作品形式丰富。其中有一部分同盟会、国民党早期人物如孙中山、黄兴的作品,气格不俗;亦有相当多的藏品,与国府四大家族有密切关系,如一批作品上款提及“勤士”——陈立夫、陈果夫之父,陈其言,并且这其中很大部分都是为陈其言贺寿的作品。

梁启超 楷书八言联
163×39cm×2 64 1/8×15 3/8 in×2
约5.7 平尺( 每幅) RMB: 250,000-280,000

康有为 行书五言联
174×44cm×2 68 1/2×17 3/8 in×2
约6.9 平尺( 每幅) RMB: 280,000-350,00

黄兴 书法
82×42cm×2 32 1/4×16 1/2 in×2
约3.1 平尺( 每幅) RMB: 60,000-80,000
这部分信札,时间跨度较大,可以从国民政府统治大陆初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晚期,前后相隔半个多世纪。这批信札的书写者包括蒋介石、蒋经国、陈立夫、于右任、戴季陶、张学良等,所谈论之内容也涵盖甚广,大到政治、主义、信仰、军事、经济、人事、教育及艺术等,可谓国之经纬无所不包;小到肚子疼、安眠药、忆往昔、出远门、请假条,可见信函来往中之人文关怀。倘若哪位大兄有机会通读整件信函,发现话里话外别有之他意,也是一件乐事。当然,在他们日常所书写的书信中,我们亦可以看到那个时代“传统教育”的成功和国民政府高层人士家学底蕴的深厚——经典中的语句信手拈来且运用得体。

蔡元培 书法 致陈立夫书信
约1.7 平尺 RMB: 30,000-50,000
书法(亦或说只是普通的日常书写)有魏晋之遗韵,爽爽风来似王谢家;诚爱恭谦,即使是雷霆大怒(如蒋经国因“徐继庄案”写给陈立夫的信函),也会冷静地将事件起始详细考察,并尽述厉害之关系。

陈立夫 书法
91×30cm 35 7/8×11 7/8 in
约2.5 平尺 RMB: 10,000-20,000
这批信札,除将相关人的交往情况和作者的书法、文法表现的淋漓尽致以外,对于研究国府特定时期及相关事件的历史,也是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的。如蒋中正交由陈立夫办理的关于组织北伐军宣传队的文件,蒋经国与陈立夫探讨国民政府组织部高层人事等问题。

蒋中正 致陈立夫书信
22.5×18cm 8 7/8×7 in
约0.3 平尺 RMB: 20,000-50,000

张学良 致陈立夫、陈果夫等书信
尺寸不一 RMB: 50,000-80,000
提起辛亥这次伟大的革命运动,人们的脑海中总会习惯性地浮现出武昌起义、推翻帝制、民主共和等气势恢弘的词语,然而本次保利的“辛亥专场”,则会给藏家及道友们带来刀光剑影、铁马兵戈背后鲜为人知的“辛亥”。我们深信,这些集艺术性、历史性、文献性和收藏性于一身的作品,可以成为“辛亥革命”这段历史的鲜明且独特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