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6日,扬州工艺美术集团有限公司“十二五”发展规划正式出台。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扬州工将重点突出企业规模、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在全国传统工艺待业中的龙头地位。届时,“扬州工”三年内谋划上市,至2015年,争创1个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1个国家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未来五年内实现销售收入总规模超30亿元的目标。
“十二五”期末实现30亿元产值
【目标】:
至“十二五”期末,销售收入总规模超过30亿元、利税3亿元,其中主营产品收入力争突破10亿元、其他贸易服务收入20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年均增幅不低于30%。
【背景】: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往的增加,工艺品出口市场容量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内外市场相互交融,国内工艺美术几大市场发展潜力十足。
【规划】:要在未来五年内,实现销售收入总规模超30亿元的目标,需要战略的眼光。在新规划中,扬州工美将重点实施“五大战略”,即科技创新战略、品牌提升战略、集群发展战略、人才支撑战略和体制创新战略,全力推进创新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加大投入打响“漆花”“玉缘”牌
【目标】:至2015年,拥有国家驰名商标1-2个、省著名商标1个、市名牌产品和市著名商标数分别3个。争创1个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1个国家级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背景】:工艺集团至2007以来分别获得“江苏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十一五”期间,工艺集团精品迭出,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连续五年获得10个特等奖、29个金奖的殊荣,荣获“五连冠”,被誉为“扬州现象”。
【规划】:在“玉缘”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基础上,“漆花”牌争创中国驰名品牌,绣品、剪纸、灯彩创省内名牌,随着品牌知名度和客户忠诚度的提高,不断挖掘优势品牌潜力,打造“扬州工艺”地域品牌,建设集创新、展示、观赏、交流为一体的民间传统工艺坊,融入旅游业市场。在形象宣传和产品包装上有所突破,放大名人、名品、名厂、名城效应,拓宽与各省、市和海外传统工艺品合作交流的渠道,把无形资产变成物质财富,将名牌优势转为规模产业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同时,建立品牌连锁经营,扩大市场份额。运用现代经营理念和信息技术,积极采取连锁经营、特许经营、代理制、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不断设立综合性的扬州工艺品牌店,开辟国内外市场,以优势企业的无形资产带动整个工艺产业的发展。
酝酿三年内培育1-2家企业上市
【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培育1-2家企业成功上市。
【背景】:扬州工艺美术经过几年的改革、调整、整合、集聚、发展,其产业已拥有快速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和成长空间,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做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化水平,逐步把工艺集团打造成集科技创新、生产经营、贸易服务多元化的综合性企业集团。
【规划】:在做好传统工艺保护与发展大文章的基础上,鼓励企业通过银企合作、引资合资、强强联合等方式,吸引外来资本,打造名牌产品,尽快做强做大,争取1-2家企业成功上市,在条件成熟时,由集团公司相对控股,对漆器厂、玉器厂、绣品厂三家企业进行公司化改革、股份制改造,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合理配置资源,以股权重组方式整合玉器、漆器、绣品和剪纸等业务优质资产,争取集团公司上市。另外,以玉器厂核心业务为主体,以股权重组方式整合玉器原材料交易、生产、研发、教育培训、展销、拍卖、质量检测、旅游购物等业务,并突出主营业务,形成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组建以扬州传统工艺美术品为主营业务、以玉器产品为核心业务的有限责任公司,清晰产权关系,规范关联交易,建立公司治理的基础,规范运作,三年内完成股份制有限公司改造,申请首发并上市,建立符合传统工艺品特点的商业营销模式,优化复制,逐步在市区推广;进一步优化市场结构,扩大市外市场,以品牌连锁方式进行扩张经营。
建立“扬州工艺美术创意研发中心”
【目标】:在扬州玉器研究所、漆器技术中心及大师工作室的基础上,整合资源、集聚人才,成立“扬州工艺美术创意研发中心”,为全市工艺美术产业提供技术支撑,争创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
【背景】:企业经营理念和工作思路还没有突破传统模式的框框,创新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应对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着力破解发展中矛盾和难题的信心及措施有待进一步增强。
【规划】:为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十二五”期间计划与多所全国一流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联盟,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引领传统工艺的创新发展,条件成熟时设立“博士工作站”。充分发挥工艺美术馆、漆器精品馆、玉器博物馆和剪纸博物馆的功能作用,建立扬州传统工艺文化教育基地。提升创新能力,定期举办创新设计大赛和精品评比活动,加强同行业之间的技艺交流,推进产品的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