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1962年花250美元购买的艺术品,今天能值多少钱?25万美元,250万美元……如果告诉你它可能价值超过1500万美元,你会不会感到惊讶呢?更有甚者,这件艺术品并非独一无二,是当时艺术家通过机器印刷的“复制品”,你有何感受呢?这件不可思议的艺术品就是美国著名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在1962年创作的《柠檬色的玛丽莲》画像(如图),即将于5月在纽约举行的艺术品拍卖会上,它的估价已经超过了1500万美元。这个价格并非空穴来风,在1990年纽约苏富比的拍卖会,它的“姐妹画”《橘黄色玛丽莲》的成交价是1700万美元。 不仅是在海外市场,近年来在内地的拍卖市场,“复制品”也有着良好的表现。一个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在北京华辰2006年秋拍影像类作品拍卖专场上,袁毅平的《东方红》以4.4万元成交,任曙林的《八十年代中学生之校外劳动》,估价2000至4000元,成交价达到了3.3万元,这些作品并非传统的银盐作品,而是采用“艺术微喷”工艺,通过打印机制作的。 对于许多的投资者来说,这些“复制品”的成交令人既惊又喜。惊的是复制的艺术品居然能拍出这么高的价格,喜的是在鉴别上可以比传统书画更加方便了。但事实上,“复制品”的身价如此之高,有其一定的因素,需要投资者在投资之前先做“功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