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西泠首届古籍善本专场备受藏家关注,总成交额为2153万,总成交率为87%。其中清乾隆二十一年雅雨堂精写刻顾广圻批校本战国策三十三卷以800.8万高价创下批校本的拍卖纪录,成为全场最大亮点。
在中国古典文化传承中,书香墨韵,琴瑟相和,渊穆之风,自古而然;在欧美收藏界,古籍收藏同样被尊为“绅士的收藏”。作为人类文明进程的重要载体,古籍善本以其不可复制性以及独特的文物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成为中外有识者争相购藏、传之后人的珍品。而在当今中国艺术品市场中,古籍善本的价格与其价值相比,仍处于低位,这也使它在未来市场中具备了相当强的上升空间。
西泠拍卖此次推出首届古籍善本专场,冀图在中国书画、印砚文玩等传统大项外,从一个相对小众的门类入手,深挖古籍善本所蕴含的独特的人文、艺术、史料价值,这与西泠拍卖以古为尚、以文入道的整体定位是一脉相承的。
全国古籍藏家关注顾广圻批校本战国策三十三卷
《战国策》作为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之一,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其书非一时一地而成,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并拟定书名。东汉高诱为作注;宋时已有缺失,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了订补。及至清乾隆时期,高注《战国策》行世者惟雅雨堂本。雅雨堂为清代著名学者、校勘学家卢见曾的室名,卢氏所刻《雅雨堂丛书》堪与黄丕烈的《士礼居丛书》、卢文弨的《报经堂丛书》媲美,历来为藏书家所珍。

战国策三十三卷(汉)高诱注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雅雨堂精写刻顾广圻批校本
1函 4册纸本 成交价:800.8万元
此次惊现西泠秋拍的《战国策》即以清乾隆雅雨堂精写刻本为底本,经顾广圻通篇精校,依墨色应为三次,前后历经六年,可谓皓首穷经、深功之至。更为难得的是,作为黄丕烈《士礼居丛书》的校勘底本,此书的版本价值在校勘学史上意义非凡。顾广圻(1766-1835),字千里,以字行,号涧薲、涧宾,别号思适居士;嘉庆诸生,颖敏博洽,经史、训诂、历算、舆地、诸子无不贯通,尤精校雠学,以“唯无自欺,亦无书欺;存其真面,以传来兹”为旨,经他批校之书,因具备极高的学术价值而备受后人推崇,可品酹宋本!顾广圻也因此与孙星衍、黄丕烈等人并称清一代校勘学巨擘。在古籍收藏界,历来有“顾批黄跋”一说。而此次亮相西泠的《战国策》不仅直接关涉顾、黄二家,还将钱谦益、顾之逵、鲍廷博等明清鸿儒囊括其间,量级之重,当令藏界为之一震。现场经过场内外各藏家的激烈竞价,最终以800.8万的成交价创下古籍善本领域的拍卖纪录。

资治通鉴纲目全书一百一十一卷末一卷 (宋)朱熹等撰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苏州知府朱燮元刻本 16夹106册 成交价:358万元
辉煌之作《御批通鉴纲目全书》
《御批通鉴纲目全书》是又一部煌煌巨作,总计一百九十卷,是宋荦等臣奉康熙帝之命,将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宋元间金履祥撰《资治通鉴前编》十八卷、《举要》三卷,明成化间商辂等奉敕撰《续资治通鉴纲目》二十七卷重新编汇而成,为元代以前正史之汇集。此为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扬州诗局刻本。版框18.6cm×13.4cm。半页11行,行22字,小字双行同,上白口,下黑口,四周双边,双鱼尾。《前编》卷前有康熙四十六年(1707)御制资治通鉴纲目全书序;《正编》卷前有朱子序例、总目录、凡例、后语、尹起莘发明序、贺善书法序等;《续编》卷前有御制原序,卷末有康熙四十六年御制通鉴纲目全书后叙。对于古籍藏家而言也是不可多得,以358万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