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价值上千万的玉石
10多块石头摆在陈列桌上,看上去平淡无奇,甚至有人说“它们放在路边我看都不看一眼”,然而,这些石头里可能有着价值百万的翡翠。昨日,玉石文化博览会在当代珠宝城开幕,首次将“赌石”文化引入厦门,吸引了不少翡翠藏家和赌石玩家。
“赌石”像“博饼”,有很大不确定性
首次开赌的10块翡翠原石,它们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来自缅甸,重量10多公斤、20多公斤的都有,看上去与普通石头没什么两样。而在这些翡翠原石旁边,主办单位展示了几块“开天窗”的原石,其中一块翡翠成色不错,11.8公斤价值达百万元。
翡翠是世界四大名宝之一,其交易方式奇特。翡翠原石大都天生带有一层薄厚不匀的“石皮”,至于石皮底下到底有多少翡翠,翡翠的成色如何,在解石之前都是未知数,因此翡翠原石也叫赌石。“这些‘疯狂的石头’可能让人一夜暴富,也可能让玩家多交学费。”在博览会承办方宝亨利珠宝公司董事长黄少林看来,赌石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的不确定性,赌石赌的是翡翠原石表皮下玉料的品质。就算是专家,也从不敢轻易判定一块赌石的品质。他还打了个比喻,“赌石”就像“博饼”,有可能是状元,也可能一秀也没有。
一刀切下去,有人喜有人忧
博览会为期一周,由于昨天是博览会首日,记者还没有见识到惊心动魄的“赌石”游戏上演。不过,记者了解到,翡翠产自缅甸,其最大加工和消费国却是中国,在福建、厦门“赌石”有不少追捧者。
据黄少林介绍,他曾经接触过一个玩家,曾经在云南省福建商会任职,因为太太喜欢翡翠,他在云南第一次进行“赌石”,成交价为10万元,后来一刀切下去,翡翠成色相当好,价值达到2000万元。当然, 赌石也可能让人血本无归。玉石界就流传着洪荣辉的“赌石”故事,几年前,洪荣辉和几个村民合伙买下了一块1000万元的原石,一刀切下后1000万元变成了200万元,顷刻之间,整整输掉了800万元。“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玉石界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就是忠告玩玉者赌石要慎重。
怀揣热钱赌石,也不一定就能入行
“赌石”收藏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推动着玉石文化的发展。业内人士表示,“赌石”其实是专家级买家正常的翡翠买卖行为,这种交易方式并不是怀揣热钱就能够入行的。
福建省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兼厦门分会会长丁建南说,“赌石”不是最近开始的,特别是在云南、缅甸,广州,“赌石”老早就开始了,这几年,“赌石”在全国各地火起来。“楼市受新政影响,股市低迷,资金在寻找出路,投向古玩市场,尤其是黄金、玉器市场”,丁建南说,以后,“赌石”在厦门会逐渐像拍卖行一样普及。
丁建南特别提醒“赌石”的风险性,他说,因为好奇心的吸引,人们参与“赌石”,但“赌石”一般都在几十万元以上,一定要对玉石有基本了解,要对外表透明度、绿的程度、亮度都要基本了解,不要随便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