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崇拜在中国有着久远的历史和文化根性,从7000年前河姆渡文化的玉璜、玉玦,到5000年前红山文化的玉猪龙,再到4000年前良渚文化的玉琮,华夏民族的先民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在一块块玉石上琢出一条文化的长河,长河流经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乃至辽河流域、珠江流域,流过夏商周、春秋战国,流过秦汉隋唐、宋元明清,流成文学,流成哲学,流成艺术,流成道德……当我们回溯这条河流的时候,我们肃然起敬,为源头那块石头,为先民们朴素却是无穷无尽的智慧。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条“河流”,是华夏民族的记忆,古老文化的载体……西泠拍卖一而再推出“中国当代玉雕大师作品专场”,正是从这条“河流”中掬一捧圣水,担纲责任,延续文化。110件玉雕佳作,不仅体现价值,更是用吉祥情怀传达如意心愿!
于泾被誉为当代玉雕观音第一人。几十年如一日对中国历代书画、工艺品、石窟造像的痴迷使他的作品火气尽消,深得古人神髓,对雕塑和西洋绘画中解剖、透视的专业知识更给予于泾无限的灵感与精准。《如意观音》观音雕像面容慈祥,肌肤丰润,内蕴沉静,端庄典雅,具宋人所赞美观音的“美目盼兮,彼美人兮,西方之人”的风采。观音怜悯众生的眼神巧妙地落在了如意柄上的行书“福”字上,“赐福佑护”之意呼之欲出。作者构思之奇峻,布局之精妙,令人耳目一新!此尊观音的整体造型脱俗悠然,超象度外。轮廓、衣褶、手势的每一刀线条在流畅中不失法度,在飘逸中尽显功力。
被誉为当代陆子冈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忠荣总能将传统题材做出别具一格的韵味,《驾驭》线条刚柔相济,牌头被设计为一对抵牛,在大师疏朗挺拔的刀法下,两牛健硕的肌肉感在薄薄玉牌上喷薄而出,牌面上牧童放牧归来,牧童在牛背上既非坐亦非卧,以站在牛背之上的造型,精妙地诠释了牧童的喜悦心情。背书刀法枯拙有力,笔锋飘逸流畅,既有柳公权的劲道,又不失颜真卿的丰腴,使此作诗画相承,情景交融。
通过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手法,利用弧面、曲线来表达女性的柔美、妩媚,并采用夸张的表现手法最大程度地突出女性美的特征,已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德升艺术风格的标识,《轻舞飞扬》玉质细腻,富油脂感,大唐佳人古朴的发髻、娇嫩的肌肤、纤细的手臂、半遮的美体、舞动的衣袖尽显女性出水芙蓉般的柔媚。
杨曦是当代玉雕界锐意创新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从不局限于某一种状态、某一种题材、某一种表现形式。他更多的是挖空心思想一些其它的东西,来充实丰富其创作。《彩绘人生》描绘了一位少女婀娜的背影,在玉料侧面的一片黑皮上,杨曦以阴线浅雕的方式刻画出少女胴体上的绚丽彩绘,瑰丽的牡丹犹如少女涌动的青春,毫不吝惜自己的美丽,尽情绽放。底座被蕴意深远地设计成了一块调色板:人生好像玉一样,生来就要不断地接受撞击、冲刷,美好的人生是不应随波逐流的,短暂的人生需要把握在自己手中,去悉心描绘,以吾之手,绘吾绚丽人生。一件美玉引人无限思考。
苏然作品中总有一些女性看世界的特有敏感和细腻,这些东西是很多男性艺术家天生不具备的,同时她的创作中又有一些很潇洒的东西。她没有简单地满足现状,而是不断地往前走,这种变化是成熟的,绝非为改变而改变。《唯吾知足》白玉牌巧借古钱币中“借口钱”的形制,唯吾知足四字上下左右共享一个口字,其中深含禅理无限。《万寿套牌》大气磅礴,一气呵成,尽显北派皇家风范。《醉兴山月》白玉牌取自太白诗意,构图飘渺、醉态十足,山川明月皆在琢磨间奔腾而出,可找遍玉牌为何不见我们的主角?玉牌题诗道出玄机“醉卧松竹默林,天地籍为衾枕”,原来邀月共舞的太白早已席地而卧,醉兴林间,自是寻觅不见,此种处理方法予观者无限想象空间。
早年在玉器厂临摹老玉的经历让蒋喜掌握了许多雕刻技巧,而更重要的是使他领悟到了古人做玉的精神,奠定了他之后拟古出新的艺术风格。《翁仲》、《玉蝉》、《玉猪龙》被称为美石三宝,大师将先古时期的玉文化元素加以继承利用,融合以当代的审美观和设计理念,赋予种传统题材以新的生命,悉蒋喜最具代表性力作。此次一同呈现于拍场令人期待。蒋喜在玉雕领域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度,但他依然不断追求提高,为使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加全面,他目前正在中国美院进修深造,这种勇气和远见值得钦佩。


蒋 喜 一鸣惊人
材质:新疆和田籽料
规格:61×36×11mm 47g

杨曦 彩绘人生
材质:新疆和田籽料
规格:78×46×26mm 159.6g
自小研习书法绘画的曹扬在业内颇具传奇色彩,其玉雕无师自通,系自学成才,天赋卓然与勤奋使他将玉雕与书画艺术融会贯通。《王维诗意》白玉牌,运用深浅浮雕雕琢茅亭、树木、江河、高士,浮雕技艺叹为观止,对茅屋上茅草的刻画更是细致入微。作品构图疏朗有致,层次分明清晰,远近景处理协调,已达尽善尽美之境。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一系列富有时间和季节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山水画卷,达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所有的景物都感染了曹扬的主观感情色彩,它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被赋予了灵魂,就好像一幅真实的山水风景画呈现在我们面前。背书诗词为王维酬赠裴迪之作,此五言律诗情景交融,不可单纯地当作写景诗或闲适诗来看,王维并非闲逸地描写辋川暮景以寄托闲居之情致,而是把景物看作时间意义的体现者,在写景的同时表达对生命的思索。曹扬将其对此诗的深刻体悟,以其墨韵淋漓的笔触呈现于玉牌之上,以宁静淡然的刀法表现出不宁静,在短暂中传达出了永恒。
玉雕观音的造型、线条讲究一个“松”字,“松”是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息,是一份慈航济世的胸怀,更是一份可贵的生活态度。王平所制观音与其为人相仿,都是淡淡地定格在一种松弛的状态,作品中那柔美的人物造型正成为一种风格的标识。《净心涤尘》简洁流畅的手法,弧面写意的留白,把观音这样一个传统题材表现得让人心动。每观此尊净瓶观音,那舒缓的线条便潺潺流入心底,涓涓细流净心涤尘。
“磨刀不误砍柴工”是一句老百姓常讲的话,简单的俗语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游刃有余》的创作灵感正是得自于此。把件中一力士挥汗如雨,凝神注力,专事磨刀,神情威武,动感十足,人物肌肉造型精准唯美,线条起伏,张弛有度,可谓遗形得神。崔磊将现代雕塑的造型和表现手法集中体现在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传统题材创中,以夸张的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度,其构图更是别具新意。
艺术家往往是感情细腻且敏锐的,一次和女儿做约定时两人拉钩的情景让于雪涛久久难以平静。是啊,每个人都有过拉钩的经历,这恐怕是大家对承诺与诚信的最初认识。灵感往往源自最简单朴质的东西,真诚朴实的创作冲动使雪涛的《一诺千金》一气呵成,把件中老翁与童子四目对望,拉钩为约,人物气息传神感人,流畅娴熟的刀法下,那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的儿时童谣仿若回荡耳旁。在时下略显浮躁的世态中,一份真诚,一份坚守,显得尤为珍贵。作品温馨的构图,浑厚的刀工,纯朴的寓意,彰显出至深的艺术感染力。

刘忠荣 驾驭
材质:新疆和田籽料
规格:53×35×9mm 30g

苏 然 醉兴山月
材质:新疆和田籽料
规格:76×51×12mm 11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