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网欢迎您的到来!    
  拍场淘金艺术品 首先学会听故事    3星级
拍场淘金艺术品 首先学会听故事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点击数:1314     更新时间:2007/2/16  文章录入:河南收藏
在一月下旬落幕的斯宾客(SPINK)邮品拍卖会上,著名珍邮“翡翠姐”以136080英镑(含买家佣金,1英镑约合15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这是30多年来,这种珍邮的首次成交,而促成其成交的,还是因为其中有段“故事”。
    
    “翡翠姐”的正式名称应该是万寿初版大字短距二分邮票。此次拍卖的这枚“翡翠姐”,来自著名集邮家陈国珍的邮集。其最初为旅菲华邮名家黄天涌先生所收藏,他在1970年的RobsonLowe拍卖行举行的收藏家大维德爵士(Sir.Per-cival David)收藏中购得,当时的成交价是1500英镑(约合3600美元),创造了当时华邮单枚邮票的拍卖纪录。黄天涌逝世之后,这枚邮票到了集邮名家庄顺成先生之手。几年之后,旅菲华侨陈国珍从庄顺成手中得到这枚珍邮,这也使得陈国珍的邮票收藏成为最好的万寿邮集之一。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翡翠姐”成为了万寿邮票收藏者心目中的“至尊”。虽然30多年来不时又有新票发现的报道,还曾出现在拍卖行中,但事后都被一一证明纯属误传或误辨,这也使得投资者对于来源不明的所谓“翡翠姐”不敢投资,也使得其在30多年中没有成交记录。
    
    提起艺术品投资中的“故事”,想必许多人都听到过。特别是对于一些珍罕以及高古的艺术品拍卖上,往往可以听到这件艺术品是“我祖上传下来的”这样的说法。前段时间,内地的一家拍卖行在拍卖一件宋元时期纸质拍品的时候,其介绍这是卖家在自己老宅的横梁上发现的。在此,我们对于这个“故事”的真假不妄加评论,但需要指出的是,学会听“故事”,不仅仅是要辨识“故事”的可靠性,更要从“故事”中梳理拍品的流传过程。
    
    在2006年的钱币拍卖市场上,位列首位的张作霖像陆海军大元帅纪念壹圆金币,是首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上,之所以能够以319万元的高价成交,就是因为其流传非常有序。这枚金币系1926年天津造币厂试制,此样币当时仅铸二三枚,是供奉系军阀张作霖把玩之用。著名钱币收藏家马定祥在1954年于天津,从曾任天津造币厂主管的买家手中得到这枚金币。另外一组以220万元成交的孙中山像国币拾分、贰拾分、伍拾分精铸样币,就更有“故事”了。此套样币原为钱币收藏家耿爱德旧藏,耿氏藏品在1971年公开拍卖,转而为美籍犹太人古德曼氏(IRVING GOODMAN)购藏,古氏收藏20年后,于1991年古氏藏品中国币部分在加州洛杉矶拍卖,此后这套样币流入日本,再秘藏15年,直至2006年嘉德拍卖,才公开与投资者见面。
    
    不仅是邮票钱币,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的任何一个领域,都需要学会听“故事”。只有这样,才能将其作为研判真伪的重要标准之一,从而挖掘出拍品的真正价值。
  • 上一篇文章: 无名旧画卖高价 可能是大师遗作

  • 下一篇文章: 徐悲鸿:2006年油画拍卖市场的最大赢家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饶介《草书韩愈柳宗元...
     《张暐妻许日光墓志》...
     2025年国家文物局公布...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安阳多个考古项目发布...
     开封景龙门遗址发掘工...
     许昌新发现古文化遗址...
     
     最新5篇推荐文章
     《张暐妻许日光墓志》...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安阳妇好墓骨笄
     河南王庄遗址出土的四...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
      豫ICP备0700353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2006-2024 河南收藏网
    Email:henanshoucang@163.com
    地址:河南*郑州*收藏
    未经河南收藏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