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网欢迎您的到来!    
  艺术品收藏十有九假 拍卖公司不能保“真”    3星级
艺术品收藏十有九假 拍卖公司不能保“真”
发布:不详     点击数:595     更新时间:2007/11/27  
本月22日到25日中国艺术品收藏和投资博览会上,很多市民收藏者围在文化部艺术品鉴定中心的鉴宝台前,希望现场鉴宝的专家能够给自己的藏品一个好评价。但是记者看到,满意而归的收藏者寥寥无几。

  鉴定专家:市场赝品多收藏凭兴趣

  鉴定专家表示,“盛世收藏”,把升值变现作为收藏品投资目的并非明智之举。 

  当今收藏艺术品不仅仅是“家财万贯”的人的专利,普通市民也加入了收藏的行列。但是,艺术品并不是股票,一旦购买到赝品,就是100%的投资失败。艺博会24日这天鉴定的百件书画作品中,真品只有不到10%,90%都是赝品。记者看到几个从外地500公里开车来京的收藏家,其收藏的瓷器刚一拿出来就被专家定为赝品。和大多数藏家一样,他们失望地离开了会场。

  目前,部分收藏者并非因为对艺术品的喜爱而投资收藏,而是盼望通过艺术品升值获得收益,甚至一夜暴富。艺博会上,收藏者拿出来藏品先问真假,而后便问价钱。专家称这种想法不可取。能够做到艺术品“捡漏”的人,都是对艺术品的历史环境、文化、制作手法等多方面都有所了解的内行人。没有基础,盲目听信古玩市场卖家的花言巧语,能“捡漏”的机会几乎没有。“天上不会掉馅饼”,只有对艺术品本身感兴趣,虚心学习和研究、积累,成为“内行”,才有可能获得好的艺术品。另外,艺术品升值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是短期就能获得收益。

  当前艺术品交易市场比较混乱,比起十年前,诚信缺失的现象也比较严重。很多人在“买假”之后想到“卖假”,以挽回损失的资金。这就使造假、买假、卖假形成了恶性循环。

  拍卖公司不能保“真”

  在市场上遭受赝品损失的收藏者,能不能通过拍卖得到“真”品呢?有拍卖行内人士称,拍卖也不一定能够得到所谓的“真”。拍卖行业15年来逐渐规范,是买家、卖家和企业多方努力形成的。现在国内拍卖公司前十名的企业拍卖的绝大部分都是真品,起码在主观上愿意诚信的对待收藏者。当然,同样一件作品,不同的专家可能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在拍卖艺术品的时候,收藏者本身要有风险意识,拍卖公司就像医院,并不能保“活”。匡时拍卖的董总表示,拍卖公司的保“真”,就是力争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并具有诚实认真的态度。匡时每次拍卖前都会有撤拍的作品。他认为艺术品收藏的门槛很高,既需要有欣赏水平、懂得艺术,也要了解艺术品行业的特点。不过也有一部分收藏者有诀窍,在一些信誉较好的拍卖公司拍卖会上去追逐举牌者多的作品,这些作品得到内行人的认可,也往往能得到市场的肯定,这也证明了,真正具有说服力的并不一定是竞拍者智囊团里的资深人士,而是市场。

  看来,获得货真价实的艺术品不能仅靠艺术品经营机构的自觉,还需要广大的收藏者拥有艺术品的鉴藏知识。在混乱的市场中锻炼“火眼金睛”,慧眼识“真”。当然还需要市场本身的监管力度和体制上的约束,从根本上抑制赝品的产生和流通。 

  • 上一篇文章: 香港佳士得2007秋卖首日8.4亿港元成交

  • 下一篇文章: 上海艺术品秋季拍卖启动 预展透露新热点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社旗山陕会馆
     张宪斌当选河南省书画...
     卫辉匾额
     范玉星——河南省书协...
     殷墟考古
     寻找“最初的中国”
     茶圣” 陆羽煮茶图
     
     最新5篇推荐文章
     张宪斌当选河南省书画...
     卫辉匾额
     范玉星——河南省书协...
     河南省书画收藏协会任...
     国宝文物“子弹库帛书...
     中国最早的玉覆面和“...
     龙门石窟洞窟墙壁内首...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
      豫ICP备0700353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2006-2024 河南收藏网
    Email:henanshoucang@163.com
    地址:河南*郑州*收藏
    未经河南收藏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