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网欢迎您的到来!    
  《华夏精英》第49期——本期关注 林松年    3星级
《华夏精英》第49期——本期关注 林松年
作者:《华夏精英》编辑部  来源:河南收藏网     点击数:10970     更新时间:2007/7/5  文章录入:henansc

 

林松年  原名沛,金沛,生平崇仰松树风格,故取名松年,其作画年号爱松馆,为纪念母寿期,亦称为百岁堂。自幼爱好中国画,年十八,师从岭南名家李寿庵、黄鼎苹深造。对宋、元、明、清各大家山水、花鸟、人物、虫鱼及走兽等遍下苦功,尤爱大痴、四王、两石、赵昌、青藤、南田等。重写生,更擅画荔枝。青年时,曾在穗、港、梧举行个人画展和联合美展。1949年后,常参加全国美展及广西画展入选,获一等奖和优秀奖。其中《南国荔枝红》、《果熟来禽》、《晓风残月》、《荔熟蝉声远》、《光明不易图》出国到日本、加拿大、伊朗、菲律宾及美国、台湾、香港、澳门和其它地区展出,《丹荔瑞猿》为中国美术馆和人民大会堂收藏。94年又应天安门城楼绘制《远瞻山河壮》。2001年“南国荔树红”再选入“百年中国画展”和《中国现代花鸟画集》。纽约美中画报社为其出版《荔枝作品集》和《林松年画集》,广西出版社出版《林松年、林淳棣书画集》。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梧州书画院艺术委员会主任、高级美术师,中国书画函大梧州分校教授。57年后历任市政协委员、80年市人大代表、美协广西分会理事、市国画研究会及市美协副主席、文联委员,其名声载入中国美术年鉴,中国书画家名人大辞典,国际文化中国美术家,广西文化等。

 

情牵笔底荔枝红——林松年印象
                                    ■傅世光
 
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林松年师生书画展”在广西梧州市文联大厅举行。林松年先生年届八旬,是中国美协会员、岭南画派画家。他在传承岭南画派清丽细腻、笔致隽雅的画风技法的同时,敢于出新,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他攻山水花鸟,尤以工笔荔枝为人称道。   
林松年自幼喜爱书画,6岁临摹《芥子园画谱》,18岁赴穗求学,拜岭南名家李寿庵、黄鼎苹为师,对宋、元、明、清历代名家的山水、花鸟、人物、走兽、草虫遍下苦功。早在1956年,林松年便以一幅逼真精微的《秋菊》入选全国美展。1973年其代表作《南国荔枝红》入选全国美展,2001年9月该作品还入选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百年中国画展”,与吴昌硕、徐悲鸿、齐白石等大师巨匠的力作佳构荟萃一堂,并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1988年他的作品《丹荔瑞猿图》为人民大会堂收藏。1994年他应天安门城楼管理委员会之邀,绘制了巨幅国画《远瞻山河壮》,参加展览并被收藏。2005年他的作品《苍龙直上势凌霄》入选中国美协在广东省顺德市举办的“中国名家作品展”。他的三件作品《南国荔枝红》、《红叶双猿》、《万壑松风图》著录于建国以来第一本《中国美术年鉴》。  
林松年画路极广,精山水、花鸟、走兽、鱼虫,尤擅画工笔荔枝。他画丹荔在三十多年前就已闻名全国。他在熟练掌握两宋重彩渲染技法的基础上,融入西画色调魅力和生活积累而独创出荔枝的画法。由于他酷爱松树品格,故画荔枝时借鉴糅合了历朝画松画家笔法,凭借五十多年画松针和功力艺术化地描绘红荔皮纹,各个细部层层积染,将荔果描绘得栩栩如生,达到了乱真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他画荔枝叶有新老、正斜、仰俯、转侧之别,反复晕染,并以石绿、石青提染,使叶子质感润厚。他刻画荔枝和枝干能将其苍劲雄健本质表现得淋漓尽致,他笔底和荔枝气韵生动,意境脱俗,达到形神兼备和完美统一。  
创作态度严谨是林松年一向的作风,起稿、拷贝、白描、勾勒、赋色、渲染、点苔、落款、钤印均一丝不苟。他每次打稿前必悬之于壁,如痴如醉推敲至十分成熟才正式下笔。我有幸多次观其作画,他作画时精神高度集中,进入忘我之境,也正因为如此,他才得以在狭窄画室里创作出许多的绘画精品。  
遵循老师李寿庵“艺成而下,德成而上”的教导,林松年严于律己,诲人不倦。他执教数十载,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和绘画技法悉心传授给学生。自1988年起,他坚持每月义务为当地的老年书画班讲课示范。他还多次在当地捐赠书画及书画款项。
林松年有方“情牵笔底荔枝红”闲章,足见他60载难舍的丹荔情怀。现在,他仍每日坚持读书作画。这正是“笔底荔枝红且艳,画坛耆宿寿而康”。
 
        作者为中国比干书画院院长、《华夏精英》杂志社社长兼总编

 

 

 

2006年深秋与林淳创作《丹凤瑞猿图》留影

 

 

出峡谷

 

 

大吉图

 

 

到处莺歌燕舞

 

 

仿石涛对联

 

 

千字文

 

 

楷书对联

 

 

荔枝蝉蜕

 

 

自画像

 

 

林和靖诗意山水

 

 

南国荔枝红

 

 

秋趣图

 

 

飒爽英资

 

 

诵佛经

 

 

万古长青

 

 

英风千秋

 

 

玉堂富贵

 

 

再来只空无寻处

 

 

联 系 电 话:0373-4496488(传真) 13598630895   13569405974

  联   系   人:傅先生  秦女士

 

  • 上一篇文章: 《华夏精英》第48期——本期关注 罗 杨

  • 下一篇文章: 《华夏精英》第50期——本期关注 马国强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饶介《草书韩愈柳宗元...
     《张暐妻许日光墓志》...
     2025年国家文物局公布...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安阳多个考古项目发布...
     开封景龙门遗址发掘工...
     许昌新发现古文化遗址...
     
     最新5篇推荐文章
     《张暐妻许日光墓志》...
     2024年禹州扒村席家窑...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字画拍卖成交价...
     2024年中国十大考古新...
     安阳妇好墓骨笄
     河南王庄遗址出土的四...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关于本站 |
      豫ICP备0700353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2006-2024 河南收藏网
    Email:henanshoucang@163.com
    地址:河南*郑州*收藏
    未经河南收藏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