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网欢迎您的到来!    
  宝丰清凉寺发现素烧窑炉和大量精美素烧瓷器和“类汝瓷”    3星级
宝丰清凉寺发现素烧窑炉和大量精美素烧瓷器和“类汝瓷”
作者:henansc  来源:河南收藏网     点击数:2330     更新时间:2015/1/29  文章录入:henansc

 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位于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中部,1987年至2011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对清凉寺瓷窑址进行8次发掘,其中汝瓷窖藏及汝窑中心烧造区的发现破解了千年汝窑之谜,引起世界陶瓷界的极大关注,并分别于1990年和2000年两次被评为当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12年至2014年为配合汝窑遗址博物馆展厅建设,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汝窑中心烧造区四周、现展厅墙基、门厅地基及其有关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取得了新的发现和收获。发掘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2年至2013年间,配合汝窑遗址博物馆遗址展厅建设,对展厅墙基和门厅地基部分进行了考古发掘,在展厅四周沿墙基开挖探沟4条,编号TG1~TG4,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揭露出保存较好的窑炉5座,作坊、建筑基址各1座,过滤池、澄泥池、料坑各1个,水井2眼以及灰坑46个。出土遗物有瓷器、陶器、窑具、铜钱等,完整及可修复器物130件,出土瓷片和素烧器残片700余袋,据初步统计,其中素烧器多达120余万件(片)。此类素烧器堆积主要集中于汝窑中心烧造区西南部即TG1南部③层下的灰坑群内,出土量占出土遗物总量的99℅,而以往发掘出土的此类素烧瓷片仅占出土遗物总量的0.5℅,地层年代也和本次出土时代相同,即晚于汝瓷烧造年代。此次发掘出土的素烧器除了一部分是以往汝瓷器物群常见的器形外,还有大量过去汝瓷中不见的器形。器形虽然仍以碗、盘为主,但出戟瓶、荷叶器盖、长方形托盘等均是首次发现。其中仿青铜器出戟瓶、长方形托盘、瓜棱瓶发现数量较多。出戟瓶有素面和带纹饰两种,大小基本一致,皆小口、长颈、鼓腹、圈足,口径3.2厘米、底径7.6厘米、高25厘米。纹饰有仿青铜器兽面纹、虎纹、云纹,出戟上面对应有两个凤首,十分精美。技法采用合模以及剔、刻、划等工艺;长方形托盘为宽沿,长23.6厘米、宽15厘米、高2.4厘米,规整大方;瓜棱瓶为细颈、鼓腹、圈足,残高12厘米、底径6.4厘米。根据出土素烧器所处地层及同地层出土的具有金代特征的白地黑花枕残片、凸棱罐残片,我们初步认定其烧造和堆积时代不早于金代。从器型特征来看,此类器物可能并非民用,且出戟瓶、素烧大盘、长方形托盘等器物,亦非一般生活用品,或许是祭祀用器。
  
  第二阶段:2014年4月至9月,在原发掘区西南,现清凉寺大殿西又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475平方米,发现窑炉4座、作坊2座、澄泥池2个、墙基1处、沟1条、井1眼以及灰坑26个。出土遗物有瓷器、陶器、铁器、钱币等。完整及可修复器物157件,陶瓷器标本400余袋。窑炉编号为Y1~Y4,其中Y4为北宋时期素烧窑,Y1、Y2、Y3为元明时期烧造民用瓷器的窑炉。素烧窑炉和元明时期民用瓷器窑炉均是该窑址首次发现,其中素烧窑炉应该是河南地区首次发现。此次发掘出土的瓷器除了一批和以往发掘出土的瓷器相同外,还出土一种青釉瓷器(第一阶段也出土有少量此类青釉瓷片),不仅发现数量较大,并且堆积集中。从器型来看,此类瓷器明显继承了汝瓷的器类,有熏炉、瓶、盘、碗等,其中尤以盘类居多,且形体较大,最大瓷盘的口径可达28厘米,在汝瓷器物群中尚不多见,此类器型约占出土遗物总量的95%。瓷器釉色类汝瓷,也为天青、青绿、卵青和月白,但釉色光亮,玻璃质感强,但玉质感不及汝釉。胎质细腻坚实,多数胎色灰白,少有香灰胎。这类瓷器集中发现于④层下的灰坑和第④层堆积当中,第⑤层则仅发现少量典型的汝瓷,而不见此类瓷器,从地层关系来看,这种瓷器的烧造年代应该晚于汝瓷,为了和汝瓷区分,我们暂时将此种瓷器定名为“类汝瓷”。
  
  Y4位于发掘区的中北部,开口于④层下,打破第⑤层,呈东南—西北向,平面呈甲字形,东西长3.6米,南北宽1.5米,Y3叠压其上, Y4被破坏较为严重,烟囱部分被现代扰坑破坏,仅存出渣道、火门、火膛、窑室、隔火墙五部分。出渣道位于窑门的正前方,保存基本完好,前宽后窄,东高西低至火门底部,底部较平,堆积物主要是草木灰。火门用青砖砌成,现仅存北侧砖墙,残存7层。火膛四周高,中间凹,呈锅底状,底部有厚约0.06米的草木灰和木炭粒,说明此窑为柴烧。出土遗物以匣钵为主,瓷器有白釉、青釉,天青釉、试烧瓷片和素烧器残片等。窑床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2米,东西宽0.9米,面积约0.26平方米,和汝窑中心烧造区发现的窑炉大小相当。隔火墙墙体残缺,南部只余1层铺地砖。根据隔火墙下残存的砖墩印痕分析,隔火墙下应有4个出烟道,宽度大约在0.14米左右。窑壁残存0.10米的红烧土层,烧结程度不高。依据2001、2002年汝窑烧造中心区发掘的窑炉情况看,它们的结构应该基本相同,Y4应是椭圆形窑炉,依其烧结程度和柴烧的事实,应为素烧窑炉。值得注意的是Y4有两个比较特殊的地方,一是出土有很多带圆形夯窝的土块,边缘部分被烧结,应是窑壁底部经过夯打所致;二是出土的匣钵有1件外部涂有耐火泥,和烧造汝瓷用的匣钵风格一致。此外,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出土遗物的年代,我们初步判定Y4的时代应不晚于金代。
  
  3座元明时期的窑炉,Y1、Y2位于发掘区南部,Y3位于发掘区中北部。3座窑炉大小、结构基本相同,现以Y1为例介绍如下:Y1保存较好,西南临Y2,北距Y3、Y4约 20米。Y1开口于②层下,坐西向东,平面呈马蹄形,东西长4.30米,南北宽3.60米,由窑前房、窑门、火膛、护墙、窑室、隔火墙、烟囱和出渣道、出渣井等九部分组成。窑室、火膛、出渣道和出渣井内包含物基本一致,上面是窑炉废弃后之物,有耐火砖、红烧土块、煤渣,中间和底部为原始堆积。出土遗物有大量的酱釉、褐釉、黑釉砂圈底碗、盘、罐瓷器及匣钵、柱状支烧、支钵等窑具,另有少量白釉、青釉、汝釉瓷等碗、洗残片。根据地层年代和其它同时期窑炉比较,该窑炉始于元代末期,至明代中期废弃。
  
  此次考古发掘的收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素烧窑炉的发现、素烧器的大量出土和 “类汝瓷”器物的出土。初步整理后认为,遗迹遗物的年代相同,皆应是汝窑废弃后的产物,年代大约在宋末或金代早中期,素烧器的大盘、花口盘,莲花口盘,“类汝瓷”中均有出土,且大小一致,应该是“类汝瓷”盘的素烧遗物。仿青铜器的出戟瓶、长方形托盘、瓜棱瓶在该遗址发掘中没有发现上釉烧成器,但在汝州市窑址中出土过上釉成器和残片,釉色有钧釉特征,这种现象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南宋官窑遗址曾出土和此次出土出戟瓶底部相同纹饰的残片,汝窑更精致,说明同时期汝窑与南宋官窑都有烧造,是否官府在此窑烧造这类器物代替青铜器用来祭祀?由于发掘面积小,出土器物的类型不甚丰富,很多问题尚待进一步考古发掘来证实和结合文献研究。但这些新发现必将为汝窑、张公巷窑、北宋官窑和南宋官窑的研究提供重要材料。二是元明时期窑炉及瓷器的发现,丰富了该遗址的烧造内涵,弥补其烧造历史段的空白,对研究中原地区陶瓷烧造史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宝丰县文物管理局  赵宏  郭木森 王团乐)

 

  • 上一篇文章: 苏轼为何葬在郏县?

  • 下一篇文章: 宋陵石雕美奂绝伦
  •  
    发表评论   告诉好友   打印此文  收藏此页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最新5篇热点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
     唐代 彩绘镇墓俑
     北齐 麒麟镇墓兽
     刘杰当选中国美术家协...
     文化助推乡村振兴 大数...
     汉代 绿釉陶牛
     宋代 珍珠地菊花瓷枕...
     
     最新5篇推荐文章
     新石器时代 灰陶器盖...
     夏 灰陶带鋬鬲
     西汉 晚期褐绿釉斗狗...
     汉 复釉陶马
     西汉 复釉陶宰兽俑
     汉 复釉陶博山炉
     西汉晚期 复釉陶骑马...
     
     相 关 文 章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5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广告联系 | 友情链接 | 关于本站 |
      豫ICP备07003530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2006-2008 河南收藏网
    Email:henanshoucang@163.com
    地址:河南*郑州*收藏
    未经河南收藏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